沧渊-海洋基础大模型 了解更多 预约体验 简介 沧渊海洋大模型(OceanGPT)由海洋精准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(浙江大学)组织多学科交叉团队共同研制。近年来,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,为海洋科技带来新的机遇。“沧渊”致力于以大语言模型、知识图谱、生成式AI、具身智能体等AI新技术为基础,探索具有海洋特色的通用AI技术新路径。“沧渊”的研制始于2023年,率先发布了海洋领域的第一个开源大语言模型OceanGPT-1,随后持续更新发布OceanGPT-basic(领域知识增强的海洋知识问答大模型)、OceanGPT-omni(海洋多模态大模型)、OceanGPT-coder(水下具身机器人代码大模型)。 Welcome 海洋 应用 海洋专业问答 海洋多模态数据理解 水下机器人操控及水下具身智能 OceanGPT 模型体系 OceanGPT 采用多专家混合架构,由多个功能子模型协同构成。OceanGPT-basic 负责海洋基础专业知识的理解与问答,OceanGPT-o定位于声呐、光学、电磁等海洋特有多模态感知数据的自然语言解读,OceanGPT-coder支持水下机器人控制指令生成。同时,OceanGPT可集成 DeepSeek 等通用模型,通过“通专结合”模式融合通用语言理解与海洋专业能力。 研发团队 陈华钧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,教授 海洋精准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 张宁豫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/软件学院,副教授 海洋精准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 郑国轴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,副教授 海洋精准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 张文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/软件学院,副教授 海洋精准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 毕祯博士生 薛逸达博士生 乔硕斐博士生 王晨曦硕士生 梁孝转硕士生 刘康为硕士生 邱志松硕士生 张锦添硕士生 徐柯伟硕士生 茹湘原硕士生 邓鸿杰软件工程师 李传昆软件工程师 朱正豪软件工程师 甘坤软件工程师 郑俊杰本科生